(12)改變教會前進的動力

改變教會前進的動力 
  教會會友願意參加教會的聚會,成為教會的一份子,是因教會在會友與上帝間搭起了橋樑。這一個橋樑是人際   關係、聚會模式,也涵蓋教會發展的模式,會友欣賞此一互動模式,因此參與這個教會的聚會。
 
分小組=教會分裂?
  然而,教會有一個更重要的責任,就是使更多的人因為教會而成為基督徒,大部分的牧師及信徒都承認教會存在最重要的目標是發展,使更多人藉著教會來到上帝面前。
但不少的基督徒或牧師覺得:現階段的教會能維持就好了,如果要繼續發展,就會有無法預知的未來。當教會改變了,也許有更多的基督徒不習慣,甚至產生了衝突。
  有一位牧師主日崇拜後聽到一位會友抱怨,因為教會成長,使教會不像以前那麼溫馨,而且好好的教會分什麼小組?好像在分裂教會。甚至會友告訴牧師,把信徒顧好就好了。
  然而因著教會持續增長,執事們決定改變聘牧制度,以一年的時間觀察牧師是否適合教會,最後牧師只好離職。
  這樣的教會似乎不太在意持續發展,長執會每年討論一樣的事,其實長執會若每次開會討論一件不一樣的事工,也許可以使教會成長。
  傑克威爾許認為領導者的工作要誇大「改變」,可以降低風險。而教會的領導者就是牧師,如果連牧師都不願意改變,許多事就不必說了。
 
想法改變 影響世界
  我們想法必須改變。想法不同,感受就不同,想法一但改變,感受便跟著改變。改變了內在感受,等同改變了你內在的世界。
  對於一個人的外在世界來說,觀念改變就是想法改變,行為就會跟著改變,當然結果也就大大不同。想法造成行為,行為造成習慣,習慣造成性格,性格造成命運。
  一個人觀念想法改變了,連命運都會跟著改變,而此刻的世界則是受到每一個人的命運所牽連的結果。事實上每個人都在影響著這個世界,只是程度有所不同。